2024年暑期长三角地区消费舆情分析报告发布_大皖新闻 |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9月21日,记者了解到,长三角消保委联盟发布2024年暑期长三角地区消费舆情分析报告。报告显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暑期消费市场持续升温,特别是旅游市场十分火爆,呈现学生、儿童出行占比高,亲子游、研学游、避暑游热度不断攀升,西北长线游、周末短途游以及跨境游共同发展等特点。

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暑假期间(2024年7月1日—8月31日),长三角消费领域舆情信息共计1917万余条,其中消费维权类舆情信息284万余条,占舆情总量的14.83%。一些热门消费领域也同样出现了消费体验感差、消费争议多、维权难度大等问题,引发部分消费投诉和舆论热议。

旅游消费三大乱象凸显

舆情监测发现,2024年7月1日—8月31日,长三角地区旅游消费维权舆情信息共13万余条,8月16日出现峰值,为3260条。

舆情关注焦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研学旅行热度居高不下,费用高、质价不符、体验感差等问题引发舆论热议。研学游和非研学游内容景点差别不大,但价格差异明显。

二是老年低价游乱象屡禁不止,不合理低价游暗藏欺诈、虚假宣传、强制消费等陷阱,表面上是15元老年旅游团、65元草原深度游、100多元免费养生游等价格低到离谱的旅游产品,实际上安排指定场所购买高价产品、诱导投资理财、购买所谓的艺术品收藏等,令老年消费者防不胜防。

三是黄牛高价倒卖免费门票、"门票+导览"等组合票带来一系列消费纠纷。

出行住宿问题集中

暑假期间,出行住宿消费增长,消费者在选择酒店时更加注重品质以及个性化需求,因此,出行住宿既是消费热点也是纠纷热点。舆情监测发现,2024年7月1日—8月31日,长三角地区出行住宿消费维权舆情信息近16万条,8月19日是舆情高峰,为4260条。

舆情主要关注两个方面内容:一是酒店纠纷较多。酒店住宿宣传房型、环境与实际不符,商家不予全额退款以及代订酒店藏风险。二是机票被换票、退费收取手续费等问题遭吐槽。

文娱消费问题迭现

暑假期间,文娱消费市场新场景、新业态不断涌现,但是文娱消费多样化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人们的消费体验。其中,针对演唱会市场消费纠纷频发问题,江苏省消保委约谈票务平台并推动行业整改,影响广泛。

舆情监测发现,2024年7月1日—8月31日,长三角地区文娱消费维权舆情信息共计31万余条,8月10日是舆情高峰,峰值9410条。

舆论关注焦点集中在:线上购票退费难。演唱会、音乐节等演出门票手续费高昂、退票难,电影票退票时平台与影院互相推诿等问题遭诟病。

同时,还存在未成年网游充值问题藏隐患。此外还有卡牌盲盒市场无序引争议。不少未成年人沉迷卡牌游戏,花费几十、几百甚至数千上万元购买盲盒,不仅容易上瘾还容易造成财产损失。还有直播间代拆盲盒等现象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

家电维修乱象突出

今年暑期,全国各地高温持续,家电维修行业乱象颇多,一些消费者遭遇"黑维修",不仅家电没修好,还蒙受经济损失,影响消费体验。例如,当前很多消费者会通过生活类App获取家电维修相关信息,这些APP也成为"黑家电"乱象集中地。

针对此类情况,上海市消保委对高德地图和百度地图两家地图导航软件企业进行了约谈,聚焦这两家平台推荐的家电维修信息和服务中存在高价收费、虚假维修以及商户信息不实等问题,此外,上海市消保委还组织全市16个区的消保委开展了对信箱家电维修小广告的暗访监督活动,影响广泛。

舆情监测发现,2024年7月1日—8月31日,长三角地区家电维修消费维权舆情信息共计1.1万余条,8月29日是舆情高峰,峰值1403条。舆论关注焦点集中在:收费规则不透明,乱收费多收费现象较普遍。同时,虚假维修现象突出,"小病大修""无病乱修"。此外,使用劣质配件或不规范的维修操作,维修质量难以保证。

消费者应当积极理性维权

结合2024年暑期消费领域出现的舆情热点问题,长三角消保委联盟提出以下建议:建议不断提升研学游质量,减少虚假宣传、挤出价格"水分"、丰富产品供给,形成统一的行业规范,不断加强行业监管。而整治卡牌盲盒和网游充值的高消费现象,需要加强多方协作:平台方或游戏方要主动承担监管责任,做好实时监控与审核;监管部门加大虚假宣传、欺诈等整治力度;家长做好引导和教育,共同呵护祖国的未来。

建议针对"银发族"低价游乱象,从源头着手对旅行社旅游产品的日常监管、广告宣传的引导"把关"、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破除低价游顽疾。针对退票难问题,在完善退票规则及制度上"下功夫",构建合理的规则体系,制定相关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完善售后服务和退票流程,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及时高效解决消费者难题。

针对家电维修乱象,平台方面要对家电维修商户进行严格审核和把关,确保商户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服务必须明码标价;家电企业须加强对售后服务的投入,提升维修服务人员素质和技能水平;监管层面应当多一些突击检查,打击虚假宣传、高价收费等违法行为,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消费者如果不慎落入消费新套路中,消费者也应当积极理性维权,通过找商家协商,向有关部门、组织投诉等方式,妥善化解矛盾纠纷,共同打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大皖新闻记者 徐琪琪

编辑  张思平

Tags: